近期,沪指成功突破3550点,这一关键点位的跨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回顾A股历史,每一次沪指有效站稳3500点,都伴随着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自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以100点基点开市以来,35年间仅有3次成功站稳3500点大关,而这3次均开启了不同程度的牛市,足以证明3500点对于A股市场的重要意义。如今,随着市场的一系列变化和积极因素的积累,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史上第5轮“灾后牛市”已低调启动,而突破3550点仅仅只是牛市的起点。
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近年来,一系列旨在稳定市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例如,IPO发行从注重融资数量的增量思维向提高存量思维转变,2024年开始IPO融资规模大幅降低,同时并购重组日益受到管理层重视,连续出台鼓励并购重组政策,加快退市常态化,提升优质资产证券化率,鼓励国企央企提升资产证券化率。这些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市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市场的整体质量,为牛市的启动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此外,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不断增持,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对指数调控能力日益提升,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在宏观经济方面,尽管当前经济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地产基建等投资周期下行出清,但新质生产力上行周期也在同步展开。这一轮经济周期本质是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虽然短期旧周期下行压力仍在,但新周期增速较快,随着其体量的逐渐增大,将对经济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相关行业的企稳不仅对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及价格因素的改善有显著助力,更有助于A股在行业层面实现“权重搭台,科技成长唱戏”的经典结构,从整体上推动A股市场的上行。从市场表现来看,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强势特征。自突破去年11月以来的下降趋势线后,A股依托5日均线持续上行,期间未现大级别调整,展现出十足的韧性。短中长期均线全部拐头向上,呈现典型的多头排列,这是市场处于强势上涨行情的有力证明。此外,当上证突破3500点等关键点位时,券商、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往往出现异动引导市场做多情绪,这正是大资金试图点火引爆牛市行情的体现。在7月,A股年内首只十倍股诞生,上纬新材在宣布控股股东变更后,股价从7元多一路涨至近百元,月内涨幅高达982.01%,年内涨幅突破十倍。同时,舒泰神、一品红、胜宏科技、仕佳光子等公司走势强劲,年内纷纷斩获几倍涨幅,即使此前长期涨势滞缓的银行股,年内也有多家公司实现了超30%的上涨。这些都表明市场的赚钱效应正在不断增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入场。
与历史上的牛市相比,当前市场也具备一些相似的特征。回顾2006 - 2007年的股改大牛市,2007年4月12日沪指首次站上3500点,随后一路狂飙,5月突破4000点,8月突破5000点,10月见顶6124点历史高点。2015年的“杠杆牛”大行情中,3月17日大盘史上第二次站上3500点大关,此后几个月时间,沪指最高涨到5178点。这两轮牛市在突破3500点后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情况。2021年1月4日沪指第三次站稳3500点,开启结构性牛市,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等个股在这一轮行情中“封神”。当前市场在突破3500点后,同样展现出了较强的上涨动力和潜力。当然,市场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例如,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可能对A股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尽管市场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但不同行业和个股之间的表现仍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从整体趋势来看,这些因素并不能改变市场向上的大方向。
综合各方面因素,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突破3550点或许只是牛市的起点,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市场信心的不断增强,史上第5轮“灾后牛市”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演绎,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投资者也需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好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