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那个特别懒的人杨锁,小时候就显现出懒惰的本性。七岁的时候,他就不愿意自己走路,十岁吃饭还需要别人喂,到了二十三岁,因为懒惰导致的生活方式,不幸去世了。
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一个小乡村里,住着一个叫杨锁的小伙子。原本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但却因为特别“懒”而出名。
七岁那会,他不喜欢走路,每次出门都得靠爸妈抱着。
十岁时,他还不愿意自己拿筷子,吃饭全靠父母一口一口喂进嘴;
十八岁那年,他懒得出门,连大小便都是在家里挖个坑来解决的;
看起来他完全不会照顾自己,要么是身体上有问题,要么就是心理上有困扰。
杨老师
其实不然,他手脚齐全,头脑也灵活,老师们还经常夸他聪明。然而,他这些让人费解的举动,竟然全是因为他的“懒”。
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09年,当时只有23岁的他,因为过于懒散,在家中不幸去世。
他为什么会这么懒惰?他是怎么因为懒惰而结束生命的?
带着好奇,我们一起走进杨锁的生活。
儿子不愿意帮忙做家务,母亲独自承担所有辛劳,最终身体不堪重负。
妈妈,赶紧做饭吧,我都快饿扁了。
2003年的一天,十七岁的杨锁在家里躺了一整天,等到妈妈回来后,他急忙大声催促妈妈。
完全没有注意到快六十岁的妈妈已经累得直喘气,额头上汗水直冒。
“锁儿,妈先休息一会儿。”杨母坐在椅子上,喝了一杯白开水。
“快一点嘛。”杨锁显得有些急躁。
杨母没有发火,她喝完水后,尽管身体疲惫,还是开始生火做饭。
图片来自网络
杨锁像个小富家子弟一样,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第二天早上,杨妈妈感觉全身无力,根本起不来床。但她一想到地里还有活没干完,心里就非常着急,这些活不能拖下去。
"锁儿,你去田里看看,再整理一下……"
“别闹了,我真不会做。”杨锁还没等妈妈说完就打断了她。
"锁儿,你去看看吧,不然妈妈昨天的努力就白费了。"杨妈妈请求道。
“我说了不去,要去你自己去,别吵我睡觉。”杨锁的声音越来越大。
“妈现在真的起不了床……”杨母继续说道。
“不去。”杨锁大声说道。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杨妈妈开始着急了,也大声对杨锁说道。
这一吵,杨锁彻底睡不着了。被吵醒的他更加生气,两个人越吵越凶。
气得发疯的杨锁站起来,冲到妈妈床前,狠狠地打了妈妈一顿。这是杨锁第一次动手打妈妈,妈妈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
她躺在床上痛哭:“哎呀,真是冤枉啊......”
没想到,杨母的哭声差点又惹恼了杨锁,看到他瞪大的眼睛,她连忙停了下来。
从那以后,杨妈妈再也不敢对杨锁大声说话,也不再让他做任何事情。
尽管杨母身体本就不佳,但她每天还是像侍候主人一样照顾着她那个身材魁梧的儿子,结果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有时候她累得直接晕倒了,杨锁却从不关心,也不帮忙。
2004年的一天,杨妈妈又一次病倒了,杨锁好像已经习惯了,依旧没放在心上。直到自己饿得肚子叫,才想起来还有个老母亲。
喊了半天,还是没人回答。
杨锁急了,他又一次起身,准备动手。
当他走近细看时,发现倒在地上的母亲一动也不动,这才明白,母亲竟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去世了。
一时之间,村里有人叹气说:“唉,这是遇到了什么劫数啊。”
也有人早就有这样的想法:“这不都是她自己惹的麻烦吗,怎么能怪别人呢。”
这话是怎么来的呢?
杨家的“小少爷”
1986年,四十多岁的杨继春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这下可乐坏了杨继春,毕竟多年来因为没有孩子,他在村里没少遭受冷嘲热讽。
所以,儿子一出生,他就开始四处显摆。
那段时间,杨继春走在路上总是笑眯眯的,好像什么事都顺心如意。
儿子的出生,不仅让杨家有了继承人,还让杨家在乡亲们面前风光了不少。
他给儿子起名叫杨锁,意思是希望儿子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杨锁这个人
后来,他不仅仅是把儿子紧紧地留在自己身边,更是像把自己和儿子紧紧绑在了一起。
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能走路了,杨继春和妻子还在抱着杨锁。如果不是孩子天生就会学爬学走,杨锁可能这辈子都学不会走路。
尽管杨锁已经会走了,他的爸妈杨继春夫妇还是担心他会摔倒,所以即使他已经七岁了,他们还是经常把他抱在怀里。
随着年纪增大,杨锁也越来越重,这么大的儿子抱起来让杨继春夫妻俩越来越觉得吃力。
杨继春干脆把儿子放在竹筐里,挑着走,这可轻松多了。
村里人看见了,经常会对他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让他自己走吧。”
杨继春夫妻俩不但不听别人劝说,还骂人家多管闲事。从此,村民们也不再议论了。
杨锁的双腿和手都不好用,像残疾了一样。十岁了,她不愿意穿衣服,吃饭时还要父母轮流喂她。
杨继春和他妻子都是普通农民,靠种几亩地养活一家人。他们生活很节俭,有时候一天只能吃点青菜叶子。不过,他们总是让儿子杨锁吃好,他的碗里总是有肉。而且,杨锁想吃什么零食,他们都会尽量满足他。
杨锁在父母的宠爱下,变得越来越任性。
在学校,杨锁经常爱惹麻烦,还不爱做作业,这让老师们都很烦恼。
杨锁的脑子很灵光,老师也不愿意看到这个孩子毁了自己的前途,总是耐心地劝导他,让他把课堂上捣乱的小把戏都用在学习上。
杨锁不愿意听,回到家就告诉父母,老师欺负了他。
家里的公子哥居然在外头被人欺负了,杨继春和他的夫人哪能咽下这口气,立刻就赶到学校闹了个天翻地覆。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闹,老师也不再管杨锁了。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杨锁被安排坐在角落。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玩,杨锁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变得越来越无聊,最后连上学都不肯去了。
对于儿子的请求,杨继春夫妇从不拒绝,儿子不想上学就在家玩,想做什么都随他。
没等小学毕业,杨锁就回家了。
杨锁回到家里后,没有其他小朋友可以玩,感觉很无聊。为了消磨时间,他有时会想帮忙做点家务,但杨继春夫妇看到后,连忙拦住他说:“宝贝,别做了,你哪里会干这些活啊,别累着自己,去玩吧。”
可是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杨锁只好钻进被窝,大睡一场。
从那以后,杨锁的日子基本上就是吃和睡,看着孩子快要荒废了,父母却还很开心。
家里发生了大事
1999年,杨锁才13岁,那年他的父亲杨继春因病去世了。
杨锁的父亲去世了,这对他打击很大,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经历最亲近的人离世。
杨锁站在父亲的棺木前,放声痛哭。
杨锁头
父亲办完后事,看着空荡荡的家,杨锁心里涌上了一种说不出的孤独,这种感觉甚至让他有些害怕。
或许正是由于害怕,杨锁决定勇敢面对,他想帮母亲分担一些压力,于是主动拿起锄头干活。
没想到,看到儿子突然开始自己动手做事,杨妈妈不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心疼得厉害。
“锁儿,放下,放下,你这体力可不够,快点放下,回去休息。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别累着自己。”
旁边种菜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好心地说:“既然孩子懂事,就让他试试吧。”
没了丈夫的撑腰,杨妈似乎没那么霸道了。她叹了口气,说:“孩子没了爸爸,已经很可怜了,当妈的多受点苦就多受点吧。”
邻居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然而,杨母怎么也想不到,正是她的过度宠爱,直接把儿子推向了绝境,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接近危险的边缘。
从小没做过农活的杨锁,握着锄头都觉得费劲,更别提耕地了。
在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劝说后,他很快扔下了锄头,回家倒头就睡。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锁已经不再为父亲离世时的悲伤而痛苦,他重新开始了奢侈的生活。
到了2003年,杨妈妈因为太累了,身体撑不住了。
她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儿子。
杨老师
但是,做了十七年的小少爷,一下子要他去干活,一下子要他挑起家庭的重担,做家里的主心骨,他怎么能做到呢。
就这样,开头的那一幕发生了,当杨母叫儿子去干活时,杨锁竟然直接动手了。
现在的杨母,也许才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误,或许已经深深后悔了。
然而,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最终,由于劳累过度,杨母也离开了我们。
她或许怎么也没想到,丈夫去世时,儿子还有些人性的体现,但轮到她离开这个世界,儿子竟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杨锁这样懒惰又冷漠,他的未来会怎样呢?
“懒”在家里过日子
杨母过世后,杨锁依旧每天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家里。
他的堂哥杨德玉看到他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心里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虽然杨德玉很清楚杨锁的处境,但毕竟他们同出杨家,出于堂兄弟的情谊,他还是决定伸出援手。
杨德玉把杨锁领到了镇里的建筑工地。因为杨锁身材魁梧,杨德玉觉得他做点重体力活应该没问题。
谁知道,到了工地,杨锁根本吃不了苦,一会儿说砖太重搬不动,一会儿又说太阳太大不想干。
杨锁受不了辛苦,就干脆回家了。
没办法,堂哥又把杨锁介绍到县城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样杨锁就可以避开风、雨和太阳了。杨德玉心想,这份工作,杨锁应该能干得过来吧。
不过,杨德玉还是小看了杨锁的懒惰程度。
在县城里,杨锁把酒店当成自己家,还想着让别人伺候他,这把大堂经理气坏了。没两天,经理就把他赶走了。
杨德玉无奈地发现,这个大男人连服务员的工作都做不好,只好让他继续在家里休息。
然而,每天只花不赚,父母留下的那点钱很快就用光了。为了活下去,杨锁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换了些可以立即吃的食物,但这又能维持多久呢?很快,家里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杨锁的生活变得跟乞丐一样。
村里人觉得杨锁一个人住挺孤单的。
于是,经常会带些蔬菜和肉类给杨锁。
可是,杨锁却懒得出奇,连这些菜和肉都放臭了,也不愿意去吃。
村里的人有些无奈地说:“怎么会有这么懒的人。”
谁能料到,杨锁的懒惰竟然到了让乡亲们瞠目结舌的地步。
冬天的时候,杨锁想上厕所,但是外面太冷了,他不愿意出去。于是,他在家里挖了个坑,解决了问题,之后再把土填回去。
杨锁觉得外面太冷,懒得出门,就把家里能烧的东西都拿来取暖了,甚至连床都拆了烧。
村里人都清楚了,没有人能救杨锁了。
只有杨德玉,因为亲情的牵绊,他会经常做好吃的饭菜送到杨锁家里去。
有一天,杨德玉想着已经好几天没给杨锁送饭了,就赶紧带上饭菜和一床棉被,来到了杨锁家。
门半敞着,杨德玉叫了几声,却没人应答。
他打开门进了杨锁的房间,屋里黑乎乎的,东西乱七八糟,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
杨德玉已经习惯了,每次来都看到差不多的景象。
杨德玉大声喊着杨锁的名字,同时到处寻找他的踪迹。角落里,杨锁蜷着身子躺着,一动不动。
杨德玉靠近一看,才发现杨锁的身体已经变得僵硬。
关于杨锁是饿死的还是冻死的,没人说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被自己的懒惰活活害死的。
总结一下
杨锁的结果虽然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但仍让人感到悲伤。
明明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却什么生存技能都没有;家里并不富裕,父母却把他养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本是普通的农村小伙子,生活却如同皇宫里的皇帝一样舒适。
他的父母自以为给了他所有的爱,却没想到这正是问题的根源。
二十三岁的年纪,本当是人生旅程的起点,他却因懒散,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谁能想到这样的事竟然会发生在二十一世纪。
这本可以不发生的悲剧,却因懒惰而失去了生命,真是让人痛心。
他的离世,到底该怪谁。
是因为他自己懒散造成的?还是父母无形中给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