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攀铁路这个国家 “十四五” 铁路网规划里的重点项目,马上就要改变滇西的交通格局啦!它为啥要分段建设呢?这背后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大丽攀铁路,从大理出发,经过丽江,最后到达攀枝花,全长大概 340 公里,投资高达 674 亿元呢。这其中,大理到丽江段,是双线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从原来的 200km/h,提升到了 250km/h;丽江到攀枝花段,是客货共线铁路,时速在 160 200km/h,是单线还是双线,还在研究呢。这么看,两段的技术标准明显不一样,这就是分段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丽江弯” 也带来了挑战。因为线路走向,多绕了 100 公里,这背后是有争议,但也有妥协。不过这一绕,丽江的枢纽地位倒是更稳了,当然,里程增加也带来了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大丽段升级到时速 250km/h,这可不是随便定的。速度提升了,以后从大理到丽江,时间能从 1 小时 50 分,缩短到 45 分钟,提速 60% 呢!昆明到丽江,也能进入 3 小时圈,成都到丽江,时间从 9 小时缩短到 5 小时。这样一来,丽江和周边城市联系更紧密了。
丽攀段呢,因为要考虑货运,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经济情况,确定为客货共线,时速 160 200km/h。而且这段铁路还在确定单双线,需要综合考虑运量、成本这些因素。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比如洱海流域岩溶发育区,要进行精细化勘探,断裂带的活动性也要监测。还有,隧道要下穿大理机场跑道,精度得严格控制;丽江机场附近,得做好电磁屏蔽。这些难题,都得靠技术突破来解决。
好消息!大理至丽江段,今年 8 月 1 日就要开工啦!正线长度 148.641km,要新建 5 座车站,其中 2 座是越行站。整个工期是 5.5 年,2031 年就能通车。大理洱海站作为枢纽工程,规模很大,有 6 台 12 线,站房面积 4 万㎡,2027 年就能投入使用。
丽江至攀枝花段,现在还在可行性研究的关键阶段。华坪设站方案,要进行深孔钻探,孔深至少 100m,高边坡的稳定性也得论证。因为技术标准还没完全确定,进度比大丽段要慢一些。
大丽攀铁路建成后,好处可太多了。在交通上,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刚才说的大理到丽江、昆明到丽江、成都到丽江的时间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
路网协同方面,它能和渝昆高铁(在建)、滇藏铁路(规划)形成十字枢纽。而且,它还是第二条进藏通道,通过成昆复线连接川渝,躲开了青藏高原东缘地质风险大的区域。
对旅游经济来说,更是一大利好。大理古城、玉龙雪山这些世界级景区,都能通过铁路串联起来。攀枝花也能从单纯靠矿产,慢慢向川滇旅游中转枢纽转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工程上,转体桥技术在凤仪镇双线特大桥跨既有线施工中应用,成功解决了难题。在洱海流域这种生态敏感区,隧道群防水系统也设计得很巧妙,保护了生态环境。
机制上,分段报批模式很聪明,避开了整体方案的争议,让条件成熟的段落先开工。资金分担方面,云南境内里程长,主导建设,四川也积极配合,这种跨省合作模式,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了经验。
大丽攀铁路的分段建设,不只是一条铁路的事儿,它是西部铁路现代化的一个实验样本,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铁技术集成、非均衡发展地区建设策略、跨行政区利益协调,都有示范意义。就期待丽攀段技术标准早日确定,滇川藏经济廊道早日闭合,到时候,滇西的发展肯定能更上一层楼!你对大丽攀铁路有啥想法呢,欢迎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