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胶机辅助装置中,电机静电屏蔽材料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屏蔽效果、环境适应性、安装可行性及成本等因素,具体标准如下:
一、核心性能标准:静电屏蔽有效性
静电屏蔽的本质是通过材料的导电性形成 “等电位体”,阻止电场穿透,因此材料的导电性能是核心指标。
高电导率
要求:电导率≥10⁵ S/m(金属材料普遍满足,如铜 5.8×10⁷ S/m、铝 3.77×10⁷ S/m),确保静电能快速通过材料导走(需配合可靠接地)。
例外:复合材料(如导电布)的电导率可略低(≥10⁴ S/m),但需通过多层叠加或加厚镀层弥补。
屏蔽完整性
刚性材料(如铝板、不锈钢板)需具备可加工性,能根据电机形状定制(如焊接、折弯成密封罩);
柔性材料(如铜箔、导电布)需具备良好的贴合性,能覆盖电机曲面、凸起等异形结构,避免静电从缝隙泄漏。
材料需形成闭合的屏蔽结构(无过大缝隙),因此:
二、环境适应性标准:适配灌胶机工作场景
灌胶机辅助装置的电机常接触胶水(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溶剂、高温、振动等,材料需耐受这些环境。
耐腐蚀性
优先:不锈钢(304/316,抗酸碱)、镀镍铜箔(镍层防氧化)、铝箔(表面氧化层耐弱腐蚀);
避免:纯铜(易被酸性胶水腐蚀)、未处理的导电布(基材可能被溶剂溶解)。
若胶水含溶剂(如丙酮、酒精)或工作环境潮湿,需选择耐化学腐蚀的材料:
耐温性
高温场景(≥100℃):优先不锈钢(耐温≥300℃)、铜(耐温≥200℃)、聚酰亚胺(PI)基材的导电布(耐温 - 200~260℃);
常温场景(≤60℃):可选择铝箔、普通 PET 基材导电布(耐温 - 40~120℃)。
电机运行时温度可能升高(如 50-150℃),材料需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稳定:
机械强度与耐振动性
刚性材料:铝合金、不锈钢板(厚度≥0.5mm,避免振动变形);
柔性材料:铜编织网(抗拉伸)、导电泡棉(缓冲振动),避免频繁振动导致材料撕裂或脱落。
灌胶机运行时电机可能产生振动(如输送电机、搅拌电机),材料需抗拉伸、耐磨损:
三、安装与工艺可行性标准
材料需适配电机的安装空间、结构及生产工艺,避免增加额外成本或操作难度。
空间适配性
优先选择薄型材料(铜箔 0.01-0.1mm、导电布 0.1-0.3mm),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柔性材料(如铜箔胶带、导电泡棉)更适合贴合紧凑结构,刚性材料需精确计算尺寸。
若电机安装在狭小空间(如灌胶机的管路旁、机械臂关节处):
加工与安装便捷性
批量生产场景:优先选择易加工材料(铝板、铝箔可冲压 / 裁剪,铜箔胶带可直接粘贴);
需频繁维护的电机:选择可拆卸材料(如导电布魔术贴款、卡扣式不锈钢罩),避免反复拆卸导致材料损坏。
与散热的兼容性
散热需求高的电机(如大功率搅拌电机):优先选择网状材料(铜网、不锈钢网)或带散热孔的金属罩;
低功率电机:可使用全包裹式材料(如铝箔、导电布)。
电机散热依赖通风或壳体传导,屏蔽材料需避免堵塞散热通道:
四、经济性标准
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需平衡成本:
低成本选项:铝箔(约铜箔 1/3 价格)、普通导电布(比纯铜材料便宜);
高成本选项:镀镍铜箔(防氧化处理增加成本)、316 不锈钢(耐腐蚀性优于 304,价格更高);
长期成本:腐蚀性环境中,选择耐损耗材料(如不锈钢)可减少更换频率,降低总费用。
总结:选择逻辑
优先确保高导电性 + 闭合结构(核心屏蔽效果);
匹配灌胶机环境(腐蚀、温度、振动)筛选耐候材料;
结合空间、安装工艺、成本缩小范围;
必要时组合使用(如内层铜箔增强导电性 + 外层铝板增强结构 + 导电泡棉填充缝隙)。
例如:接触酸性胶水的小型电机,可选择 “镀镍铜箔(内层导电)+ 304 不锈钢罩(外层防腐)+ 导电泡棉(密封缝隙)” 的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