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这座不断生长的城市里,藏着一种能屈能伸的建筑材料 —— 流态固化土。它像橡皮泥一样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又像磐石一样坚固,成了破解城市建设难题的利器。
说它神奇,先看它的 “变形术”。在搅拌站里,它是像米汤一样能流动的泥浆,通过管道就能送到十几层楼的高空;倒进地下管道的缝隙里,它能顺着边角 “钻” 进每一个空隙;等上一天,就变成硬度达 3-5MPa 的固体,相当于普通砖块的强度。
武汉老城区改造时,常遇到地下管线密集的难题。在江岸区某老旧小区改造中,要在地下管线间回填 1 米宽的空间,传统砂石得靠人工一点点塞,稍不注意就会碰坏水管。流态固化土派上用场后,像 “输液” 一样精准注入,既保护了管线,又让回填密度达到 98% 以上。
它还是个 “吃渣能手”。武汉地铁施工每年挖出的渣土能堆出百座小山,流态固化土能把这些渣土 “变废为宝”。地铁 5 号线延长线施工时,用基坑挖出的黏土制作流态固化土,不仅少运走 5000 吨渣土,还比买砂石材料节省了 40 万元。
现在,武汉的过江隧道基础、地下车库回填、人行道基层都在用它。这种会 “变形” 的材料,既懂城市建设的 “精细活”,又算得清环保经济账,正悄悄改变着武汉的建设方式,让我们的城市更结实、更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