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号那天,莱索托南部一个服装厂的中午饭没热完,厂长就接到了电话:美国的单子,彻底黄了。
这通电话,比突然断电还要让人心凉。
三百来号人,一下子全失业了。
不是因为工厂垮了,不是因为产品质量出了,只因为地球另一头的白宫里,一个叫特朗普的老头签了个字,说是要搞什么对等关税。
对等?
呵,你试试拿一根牙签去跟坦克对等。
南非这边也没好到哪去。
种柑橘的、造车的、干物流的,都像挨了闷棍。
一个农业部长急得脱口而出:这不是税,这是劫。
本来德国人开在南非的零件厂好端端地运转着,结果这一加税,人家直接拍拍屁股撤资,像是被通知:这场游戏,你已经出局。
更讽刺的是,有些非洲国家几个月前还在庆祝免税待遇延长,说什么合作共赢,转头就被这一刀从背后扎了个正着。
当初高高挂起的《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如今看着就像一张用完就丢的优惠券,期限一到,谁还记得你是从哪来的?
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没防备。
加纳那边早就盘算着:美国这市场占咱们出口也就5%出头,伤不到筋。
但像莱索托这种国家,整条命都系在纺织品上,美国一咳嗽,他们直接进了ICU。
产业太单一,说白了就是谁家饭碗薄,谁先碎。
至于特朗普那边,嘴上说着公平,手上的动作却一点都不含糊。
30%的关税甩给南非,那不是关心贸易逆差,那是拿经济当政治工具玩。
经济学家门萨说得挺明白:这就是不听话,就加税的节奏。
你觉得这像打牌?
其实更像划拳。
美国摆明了不想讲道理,就看谁不顺眼,谁就喝酒。
而非洲,连桌都没得上,只能站旁边看别人猜拳,然后自己干下一杯。
可就在这混乱时刻,中国出手了。
不是大张旗鼓,也没搞什么我们是救世主的宣言,就悄么声地发布了个政策:对53个非洲建交国,所有税目产品,零关税。
这下子,很多非洲国家仿佛突然被从海里拽了出来。
毕竟,中国是实打实地给你市场,不是拿合同写写诗、谈谈情怀。
而且从2023年年底开始,非洲国家对华出口的增长数据是实打实的两位数增幅,不带水分。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直接开麦: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
这句话,比什么外交辞令都来得直接。
但你要以为这就结束了,那就太天真了。
非洲往中国卖的是啥?
矿石、铜、原油;从中国买的是啥?
电视、冰箱、电动车。
你这头挖矿卖掉,那头又花钱买回来,逻辑就像你砍了树卖出去,再用卖树的钱买回来一张桌子。
别扯什么双赢,最多就是你供材料,我卖成品。
尼奥·莱斯瓦洛那哥们说得扎心:再这么下去,非洲的新兴产业会被便宜的中国产品直接碾压。
人家不是瞎说,前几年坦桑尼亚的本地服装品牌就被干趴下过一轮,原因?
成本拼不过中国制造。
所以你以为这是中国接盘?
不,这更像是一场拼盘美国刚撤,桌子还没凉,中国就坐了上来。
但饭局换人,规则没变,非洲还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小透明。
特朗普一句话,掀起一场制造业浩劫;中国一个政策,带来一丝喘息的空间。
但喘息归喘息,非洲该不该继续当乖孩子,就看他们是不是准备好学会自己造桌子了。
这事儿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如果你永远靠别人决定你的命运,那你活该永远等在门外。
不管美国还是中国,谁也不欠你机会关键是你自己,能不能顶住风,不再被风吹着跑。
非洲能不能从这场全球贸易游戏里,混出一点自己的节奏?
这回,就看它自己想当玩家,还是继续当筹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