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设浪潮涌动,一批扎根当地的企业正在收获发展红利。
从天然气到钢铁,从路桥到旅游,多家上市公司靠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政策东风,展现出不一样的投资价值。
扎根新疆三十多年的洪通燃气,最近日子过得不错。
这家公司手握新疆多地燃气特许经营权,就像握着几个会下金蛋的鸡。
2024年拿出40%的利润分红,股息率3.5%,比同行高出一截。
他们正在跟森泰能源谈合作,要是能成,业绩还能往上窜一窜。
不过也有烦心事,现在天然气出厂价高,但卖给老百姓的价格又不能随便涨,毛利率从原来的20%掉到了13%。
往南疆看,新疆火炬守着喀什这个好地方。
中吉乌铁路要开建,喀什作为重要节点,人气肯定会越来越旺。
这家公司去年把一半利润都拿出来分红,每股派5.6元,算是挺大方的。
今年初还收购了江西一家燃气公司,想往外走走看看。
但生意也不好做,燃气卖的价钱上不去,成本又居高不下,赚的钱比以前少了。
八一钢铁在新疆可是一家独大,七成以上的钢材都从他家出来。
新藏铁路、中巴经济走廊这些大项目的钢材,多半都指着他家供应。
自己家有矿,炼钢成本比内地企业低300块一吨。
他们还搞出一套减碳24%的新技术,这在钢铁行业可是个新鲜事。
不过这两年钢材价格跌得厉害,去年亏了17.5亿,欠的债也不少,压力不小。
修路的公司里,新疆交建和北新路桥都挺忙活。
新疆交建手里握着575亿的工程没干完,至少够忙活三年。
北新路桥更厉害,在中亚几个国家都接了项目,去年海外订单就有40亿。
但这两家都有同样的烦恼,活是干了不少,钱却不好要回来,欠款都超过100亿了。
说到天山水泥和青松建化,这两家基本把新疆的水泥生意包圆了。
天山水泥产能在全国都排第一,青松建化则在南疆称王。
不过房子盖得少了,水泥卖得也不如以前。
天山水泥负债900多亿,光利息一年就得还59亿,负担实在不轻。
专做水利工程的国统股份是个技术派,最大的水管能做到4米粗,国内数一数二。
央企背景让他在借钱的时候比别人方便些。
西部旅游靠着天山天池这个招牌,日子过得挺滋润。
游客越来越多,去年每人花的钱比前年多了40块。
不过冬天大雪封山就没生意,一年总有小半年要勒紧裤腰带。
这些新疆企业有个共同特点:离不开当地的发展。
政策好、项目多的时候,业绩嗖嗖往上蹿;一旦投资放缓,日子马上不好过。
有的公司想往外走,有的在琢磨新业务,但都不太容易。
眼下新疆建设热火朝天,这些地头蛇能不能抓住机会更上一层楼,还得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