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老胡又开口了,这次聊了两件事儿。#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武大图书馆的纠纷算是尘埃落定了,接下来就得听法院的判决。主要争议在哪儿呢,就是杨某某的论文是不是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
老胡这次的话有点尖锐啊!大概是昨天发帖要求武大向肖同学道歉,结果被拒绝了,气上来了吧!再次提醒武大,赶紧展开论文的核查工作。
网友另辟门路,从论文入手,找到了杨某某的弱点,这些都是她自己惹出来的事儿。不过,核查毕业论文毕竟是武大的责任,这里拿“裁量权”三个字稍微提示一下,武大啊,核查的时候别偏心哦。
接着老胡又在武大挖了个坑,你可以继续保持沉默,不再重新审核,是不是担心一回应反倒让事更复杂?要是论文真的合格,又怕啥呢?
老胡这么一说,武大无论怎么应对,都觉得挺被动的。
接下来,老胡又掉进了更深的坑里。
他满心诚意地说,之所以希望武大回应,是为了替武大着想,又把武大的错误处理事情重新提起,狠狠地批评了一番。
用法院的裁定结果,把“尴尬”两个字硬生生贴在了武大的脸上,意在提醒武大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想象中像过去那样悄无声息地不了了之,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这样只会引发新的舆论浪潮。用错误去掩盖错误,真是脑袋瓜子糊涂!
在网上传开了一段视频,内容显示有位身份不明的男子,跟警方一起上门,针对发帖的人进行警告。老胡对此感到很难过,也支持对视频中画外音的质疑声音。
发帖的人对杨某某的论文质量提出疑问,这本就是公众的权利,也是对高校教学水平的监督。这次也算是在暗暗讽刺武大吧。
接着老胡把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摊开来说,表达得挺明白。
老胡觉得,不管合不合规,直接跑去质问发帖的人,这种做法肯定会招来新的矛盾,还可能引发一波新的负面评论。
原本大家都在网上谈论事情,现在你跑到线下,是不是觉得自己玩不了这套了?
有人说,是武大的领导去找发帖的人说话了。我相信老胡也看到那些消息,不过他在结尾用了一招熟悉的写作手法,又暗暗讽了一把。看起来像是给对方留点面子,其实暗藏着很深的讽刺。
老胡这番话,摆明了自己作为一名资深新闻人,有资格对那位发帖人指点点。他还暗示,希望那代表官方的机构能赶快收手,不再插手这事儿。
老胡在对话人后面补充了“所代表的官方机构”,明显是在暗示:你们势头挺猛啊!有人上门查水表,真是过分了。
老胡这篇小文章,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和支持,评论都挺热烈的。
网友们评论说,这次老胡没再兜圈子,准备重新支持他了。
你们觉得老胡的话讲得合理不合理啊?欢迎大家留言聊聊!